辦理焦作市的總承包電力三級資質需要哪些人員
★河南省內各地市資質,新辦升級增項
★承裝修試444,新辦升級全程無憂
★安全生產許可證新辦,延期,重新核查
★三類人員(建筑、市政,電力)
★八大員、技工證、水利五大員、特種工
★體系認證+3A+七證一牌
★勞務派遣+人力資源代辦
★河南鑿井資質代辦15516926603
=================================================================
原標題:工作人員拍宣傳視頻墜亡,“網紅景區”為何一再出事?
現實中,越是以驚險刺激為賣點,越容易成為掀起轟動效應的“爆款”。但如果失去了安全的保障,“刺激”終不免成為“刺痛”,“網紅項目”也很可能“招黑”。
針對近日網傳“奧陶紀景區疑似有游客玩高空項目墜落”一事,9月20日,重慶市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局官方微博“萬盛文旅”發布通報稱,墜落人員為景區工作人員,在拍攝視頻時發生意外,經搶救無效身亡。目前,有關部門已責成景區停運全部速滑項目,事故原因、責任認定正在調查、分析中。
根據通報,奧陶紀景區此次事故發生在工作人員拍攝宣傳視頻期間。這實在是一個沉重的黑色幽默。工作人員拍攝宣傳視頻,原本是想向外界展現景區最好的一面,因為悲劇的發生,卻使現場影像成了另類的“宣傳視頻”。隨著現場視頻的廣為傳播,展現給人們的不只是驚恐,同時還有疑惑——為什么又是奧陶紀景區?
一名身著白色衣服的女性倒掛在半空中的索道座椅上一名身著白色衣服的女性倒掛在半空中的索道座椅上
安全領域有一個“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這條用血的代價書寫的法則,在奧陶紀景區身上同樣適用。實際上,這并不是奧陶紀景區第一次出現意外,其曾因安全管理工作數次被罰。
2018年10月1日,一段“游客在奧陶紀景區極限飛躍項目游玩時保險扣突然脫落”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10月3日,相關通告稱,因工作人員操作不當,導致游客背后保險繩保險扣脫落。隨后,“極限飛躍”項目、“步步驚心”項目被責令停業整頓,并處罰款。2019年4月30日,奧陶紀景區的18米懸崖秋千、21米懸崖秋千被責令立即停業整頓,并處罰款。盡管如此,2019年8月18日,奧陶紀景區18米懸崖秋千還是出現了故障,所幸游客最終安全著地。
一而再地發生意外之后,再而三的事故最終釀成了悲劇。連續三年發生事故已令人瞠目,而奧陶紀景區不過是在2017年才正式開放營業,驚險、刺激、恐怖正是其顯著標簽。痛定思痛,奧陶紀景區在以“世界高空項目打卡聚集地”為賣點的同時,是否為確保游客人身安全做好了充足準備?
2019年9月,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下發《關于加強游樂場所和游樂設施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深入排查各類游樂場所和游樂設施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從嚴從實從細落實安全防范措施,堅決防范遏制游樂場所安全事故發生。
悲劇猝不及防,卻并非毫無征兆,關鍵在于景區管理者是否足夠重視那些魔鬼的細節?據目擊者透露,發生事故的游戲項目為串聯在一起的兩條索道,設備原理是游客在高處乘坐索道下滑,產生的重力將另一條低處索道上的空置安全椅帶回。而在此次事故中,高處游客下滑時,低處安全椅上仍有一人,被瞬間拉回索道,懸掛在半空。如果這種描述最終被證實,巨大的管理漏洞簡直無法想象——如果管理者能多一些責任心,何至于出現如此低級而致命的疏漏?
就數次被處罰的經歷來看,管理部門對景區的監督不可謂不嚴格,卻仍未阻止此次悲劇的發生。除了技術層面的原因之外,景區管理者的態度也是一個值得追問的內容。
此前“保險扣脫落”事件發生后,奧陶紀景區曾回應稱,該事故其實是網絡營銷宣傳手段。雖然這種解釋最終被官方通報“打臉”,但由此釋放出的態度卻足夠發人深省——將性命攸關的危險動作描述為營銷宣傳手段,其實恰恰說明對生命安全缺乏足夠的敬畏。事實上,每一次意外都是一種“宣傳”,只不過,導演游客以身涉險的“宣傳效果”注定是負面的。
作為國家質監部門認定的八類特種設備之一,大型游樂設施的生產制造和安裝維護都有明確的專業門檻和技術要求。“網紅景區”的盛名之下,奧陶紀景區是否嚴格遵守各項規定,積極履行了每日巡檢的應盡之責?這些都是此次事故調查無法回避的內容。除此之外,對于那些極具危險性的“網紅項目”,也有必要盡早明確相應的管理細則。
2013年5月,體育總局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第一批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目錄公告》,游泳、潛水、攀巖等項目名列其中。近年來,以驚險刺激為賣點的“網紅項目”層出不窮,本身雖然極具高危險性,但不少項目卻并沒有相關的強制性行業標準或行政許可。由此,不僅使“網紅項目”經營者以游戲心態視之,而且也容易為監督管理制造障礙。
現實中,越是以驚險刺激為賣點,越容易成為掀起轟動效應的“爆款”。但如果失去了安全的保障,“刺激”終不免成為“刺痛”,“網紅項目”也很可能“招黑”。查明此次事故原因的同時,有必要盡快為高危險性“網紅項目”立個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