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熱源群控系統集中監控、運行管理及遠程監控管理 |
![]() |
價格: 元(人民幣) | 產地:陜西西安 |
最少起訂量:1套 | 發貨地:陜西西安 | |
上架時間:2024-10-30 16:59:02 | 瀏覽量:8 | |
陜西亞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
經營模式: | 公司類型: | |
所屬行業:專用儀器 | 主要客戶: | |
![]() ![]() |
聯系人:姚伊凡 (小姐) | 手機:19929907883 |
電話: |
傳真: |
郵箱:3343428525@qq.com | 地址: |
廠家信息 了解更多的產品信息和功能參數,請致電我司。 聯系人:姚經理 電 話:19929907883(微信同號) Q Q:3343428525 郵 箱:3343428525@qq.com 一、冷熱源群控系統原理說明 相關數據顯示,建筑能耗約占社會能耗的 30% ,建筑能耗中的采暖和空調更是占到社會能耗的 20% 。隨著建筑總量的不斷攀升和建筑舒適度提升,建筑能耗呈持續上漲趨勢,社會發展、經濟效益、環境保護等各方面均已對建筑節能提出迫切需求,而冷熱源系統更是成為建筑節能的重中之重。 亞川冷熱源智能控制系統基于品牌自有的核心算法和策略,通過對冷熱源設備的統一管理,實現設備集群式控制和協作運行,系統在滿足建筑需求的同時優化設備運行時間,提升設備效率,進而減少系統能耗。系統適用于不同建筑場所的制冷站和鍋爐房:商業綜合體、辦公大樓、數據中心、醫院、機場、制造工廠、居民社區等。 二、冷熱源群控系統原理說明 1.系統原理 實現制冷/制熱機房各設備現場集中監控、運行管理及遠程監控管理,可根據預設條件(日程表或環境條件)自動啟停、運行模式及一鍵啟動控制。動態調節制冷機組臺數及出水溫度,還包括各循環水泵運行數量、負載等,實現以全系統運行效率為目標的全自動控制過程,同時根據累計運行時間自動平衡各機組的優先運行并自動測評出機房綜合運行能效值。 2.應用對象 建立中央空調節能云控管理平臺,實現制冷機房設備能耗統計、遠程監控、運行優化、設備管理、維護提醒、信息推送、故障預(報)警、分析評價等功能,提高智能化控制程度,滿足末端負荷需求,為整個冷熱源群控系統提供高技術附加值、高能效、一站式控管服務。 3.主控設備 ①中央空調主機(冷水機組); ②輔機循環系統(冷凍水泵、冷卻水泵、冷卻塔風機、熱水循環泵); ③空調系統相關電動閥的智能控制; ④其它機房內附屬設備的控制管理。 三、采用冷熱源群控系統的優勢 1.機房智控管理,實現系統協調統一,便于操作、管理、維護; 2.節能,設計使用壽命 20 年以上; 3.現場施工采用網絡布線,降低現場施工量 60%;模塊集成,降低調試工作量60%; 4.避免多系統廠家供貨后的安裝協調、調試協調、維修協調等,避免出現故障多廠家責任推諉; 5.可接人工程智能化管理平臺,完善工程后勤設備及能耗管理; 6.有效降低設備故障率,降低設備運行費用,節省人力資源成本 四、技術特點 4.1 設計優勢及特點 1.設計、采購、施工優勢:設計、組裝、施工,投資少、施工簡單、故障率低,避免現場施工及后期維護的需多廠家配合的弊端; 2.高:控制箱具有網絡化、分布式能效控制器和專業節能軟件,可以針對不同項目進行個性化設計開發、將自控與節能控制算法結合,實現設備高能效運行,大幅度提高客戶投資的經濟性。 3.系統設備點到面的設計應用靈活:產品個性化定制,專用控制,系統設備由點到面形成一個整體的、穩定的、有效的網絡化智能系統。 4.多元化替代功能:形成配置弱電控制系統、能源統計管理系統,節省投資成本,有利于方便施工,后期驗收和統一管理。 4.2 控制策略優勢及特點 配置專用節能控制器,內置不同的節能控制算法,建立專用負荷預測控制策略和自適應優化算法模型,合理計算暖通空調系統的實際負荷量,并由此對系統的設備進行控制,根據實際所需負荷改變其運行工況,利用物聯網+、云數據實現中央空調系統自學習、自優化,實時跟蹤、反饋、控制。 4.3 機房群控優勢及特點 針對建筑集中空調系統應用的分布式、多系統、可獨立運行等特點,采用“網絡化、分布式、模塊化”設計,形成空調“設備端”以 G.系列網絡化能效控制器技術和軟件能效算法為核心,由數據采集總線、節能控制總線、計量統計總線構成“三總線”架構,將整個空調輸配循環系統源熱泵、水循環系統設備,通過網絡互連為一個整體,并根據不同工藝設備特點,采用不同的網絡化專用節能控制器、內嵌不同控制算法及控制方式的節能控制軟件,在實現單個系統能耗的基礎上,將中央空調的多個系統互聯成一體,提高多系統的互補性、兼容性、高效性,降低整個中央空調系統能耗,提高中央空調系統的SCOP值。 4.4負荷預測、系統動態平衡調節 通過網絡平臺將云數據、云控制、云存儲、云管理、云節能,以及底層設備網絡互連,運用多閉環環境能效預感知智慧控制,進行邊緣計算,預測性運維,利用深度學習,實現預測控制、能效評優服務,降低因外界環境變化導致的設備頻繁啟停,負荷短時過載等現象,同時通過數字圖像算法,實現自學習、自優化、自適應控制,并融入智慧大廈設備的每一個控制細節,實現系統的動態平衡調節,極大的提高了綜合設備平臺系統的智慧程度。 4.5 提供遠程運維托管服務平臺 遠程運維托管服務平臺將互聯網+智能建筑,軟硬件一體化閉環管控技術、一鍵式自適應智慧控制技術、設備云平臺跟蹤管理服務技術,融入分布式本地或異地建筑設備群,實現對建筑設備大閉環協調群控管理與功能,為客戶提供了一個實現測量、控制、狀態、功能、信息的全方位智能化設備綜合監控平臺,使機器的可靠性與智能化達到的水平。同時代替日常運行維護的工作,大大減少日常的工作量,減少維護人員的工作量、設備失控、設備損壞的幾率,保證可靠運行。運行平臺通過云端互聯技術,實現遠程智能管控、在線數據分析,專家支持服務,為項目運行提供增值服務,可與采用標準通信協議的智能化產品兼容,實現互通互聯,允許其他制造商的開放系統匯總至“管理端”。 |
版權聲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會員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布會員負責。機電之家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友情提醒: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相關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