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蓋型螺母不能和不銹鋼螺絲一起使用? |
![]() |
價格: 元(人民幣) | 產地:本地 |
最少起訂量:1件 | 發貨地:本地 | |
上架時間:2020-11-13 18:01:36 | 瀏覽量:64 | |
東臺百益不銹鋼有限公司
![]() |
||
經營模式:貿易型 | 公司類型:集體企業 | |
所屬行業:建筑五金 | 主要客戶: | |
![]() ![]() |
聯系人: () | 手機:18010987062 |
電話: |
傳真: |
郵箱:2550219845@qq.com | 地址: |
為什么不銹鋼蓋型螺母不能和不銹鋼螺絲一起使用? 我們都知道自攻螺絲是不需要螺母的,因為它天生自帶酷炫防松技能。但是你聽說過,不銹鋼螺絲是不能和螺母一起使用的。這又是為什么呢?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說法,其實是因為,在低溫管道法蘭裝配時,如果用不銹鋼螺栓和螺母加以緊固,一段時間后非常容易發生咬死的現象。 這是因為擰好之后,螺紋和螺栓整體結構會出現微微變形,導致咬合得更緊;或者時間長了之后,螺絲和螺孔會產生“融合”的現象。 此時想再把螺栓和螺母拆下來,會需要更多的力來克服螺紋連接的摩擦力和克服因材料形變以及破壞分子間聚合產生的能量,總而言之,會變得尤為困難。 為了避免難以拆卸的情況發生,我們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①可以把螺母的材質換成銅螺母,這樣可以避免融合現象。 ②擰螺母前在螺桿式涂抹些潤滑脂。 ③可以采用防咬合劑可防止零部件高溫情況下的腐蝕、燒結、生銹和磨損等等。
![]()
為什么你的不銹鋼緊固件會鎖死? 緊固件中金屬緊固件經常會因為各種原因發生銹蝕,在發生銹蝕時一些緊固件會出現完全鎖死的問題,導致緊固件本身的操作失去效能,也就是無法拆卸或繼續鎖上緊固件。緊固件的完全鎖死可能只發生在短短幾秒鐘以內......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支個招,讓大家在使用時,把鎖死的概率降到最低低低!
![]()
首先我們要知道不銹鋼緊固件為什么會出現鎖死的現象: 1. 沒有正確選擇產品,在使用前應先確認產品的機械性能是否能滿足使用需求。另外,螺絲的長度選擇恰當,以旋緊后露出螺帽一到兩個牙距為準。 2. 牙紋粗糙或有異物如果有焊點急其他金屬屑夾在牙紋間,常會導致鎖死。 3. 用力太過或上鎖速度過快盡可能選用扭力扳手或套筒扳手,避免使用活動扳手或電動扳手,因為電動扳手常導致上鎖速度過快,溫度急速上升而鎖死。 4. 施力方向角度錯誤螺帽必須垂直于螺絲的軸線進行旋合,切勿傾斜。 5. 未使用平、彈墊圈的使用能有效防止上鎖過緊的問題。 避免鎖死的預防措施和辦法: 1、正確選擇產品:使用前先確認產品的機械性能是否能滿足使用需求,如螺絲的抗拉強度與螺母的保證載荷。螺絲的長度要選擇適當,以旋緊后露出螺母1-2個牙距為準。 2、使用前查看螺紋是否粗糙,螺紋間是否有鐵屑或污物,這些東西常會導致鎖死。 3、使用前可以給緊固件做潤滑spa:建議使用黃油,二硫化鉬,云母,石墨或滑石粉來做潤滑,目前普遍用浸蠟處理來做潤滑防鎖死。 4、注意使用方法 a、旋入的速度力量要適當,不要過快過大,盡可能選用扭力扳手或套筒扳手,避免使用活動扳手或電動扳手。速度過快會使溫度急速上升而導致鎖死。 b、施力的方向,螺母必須垂直于螺絲的軸線進行旋入。 5、使用墊圈能有效防止上鎖過緊的問題。 6、鎖死或咬死常發生在不銹鋼,鋁合金及鈦合金材料的緊固件上,這些金屬合金本身有防腐蝕性能,會在表面受損傷時,在金屬表面產生一層薄的氧化層來防止進一步銹蝕。當不銹鋼的緊固件被鎖緊時,牙紋間所產生的壓力與熱量會破壞這一氧化層,使的金屬螺紋間發生阻塞或剪切,進而發生黏著的現象。當這一現象持續發生時,將使不銹鋼緊固件完全鎖死,再也無法拆下或繼續鎖上。通常這一系列的阻塞_剪切_黏著_鎖死的一連串動作就發生再短短幾秒鐘,所以正確認識使用這類緊固件,方可預防這種現象。 ------------------------------------------------ 東臺市億凱不銹鋼制品廠一主要生產經營各種不銹鋼金屬鎖緊螺母、不銹鋼六角螺母、不銹鋼鎖緊螺母、不銹鋼關節機腳、不銹鋼蓋型螺母、球頭螺絲桿、不銹鋼調節腳杯等產品。 我廠一貫以“質量價格從優,服務滿意”的經營理念,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您的滿意就是我們的宗旨! 在新的市場環境和挑戰面前,我廠始終堅持誠信為本、求真務實、合作共贏、共享成功的理念,與戰略伙伴攜手合作,共同構建有特色、具有競爭力、上下游一體化、標準化的生產企業。 東臺市億凱不銹鋼制品廠的誠信、實力和產品質量獲得業界的認可。歡迎各界朋友蒞臨參觀、指導和業務洽談。
轉自:http://www.dtykbxg.com/?products_12/64.html
|
版權聲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會員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布會員負責。機電之家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友情提醒: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相關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 |